卧式注塑机-科骏机械

 新闻资讯     |      2025-01-26 20:10:09

卧式注塑机


卧式注塑机的特点:


1、即是大型机由于机身低,对于安置的厂房无高度限制。


2、产品可自动落下的场合,不需使用机械手也可实现自动成型。


3、由于机身低,供料方便,检修容易。


4、模具需通过吊车安装。


5、多台并列排列下,成型品容易由输送带收集包装

一、卧式注塑机的结构

11.jpg

卧式注塑机结构


卧式注塑机结构图


说明:


(1)注射油缸中油压是通过调节比例压力阀进行控制→控制射胶压力


(2)注射油缸中油量是通过调节比例流量阀进行控制→控制射胶速度




二、卧式注塑成型机的组成


底座


锁模装置


注射装置


液压控制装置


电气控制装置


1.底座


底座是安装锁模、注射、液压、电气等装置的基础部分,是按照需要承受的各部分重量以及它们所发出的力的大小、振动的强度来设计的。一般将锁模及注射装置安装在底座上,而液压及电气控制部分则装在底座内部。


2.锁模装置


该装置具有在“注射”动作中,夹紧模具,使之在注射熔胶时无法打开的作用,并能在树脂冷却、固化之后,开模取出成型件等功能,其主要构成部分如下:


⑴ 固定模板、可动模板(后模板、动模板)及安装模具之板架


⑵ 拉杆(格林柱)


⑶ 锁模油缸


⑹ 安全门


⑺ 给油装置


锁模机构中具代表性的装置,有直压式和肘节式两种,现将其有关内容说明如下。




3.直压式锁模装置


A、 直压式(闭模状态)


卧式注塑机锁模状态


B、 直压式(开模状态)


卧式注塑机开模状态


C、直压式主要特点:


⑴锁模力容易调整;


⑵易取得较大开模行程,有利于深度大的物体成型;


⑶运动特性差;


⑷锁模力较稳定;


⑸产生锁模力的时间较长。


4.肘节式锁模装置


A、 肘节式(闭模状态)


卧式注塑机肘节式(闭模状态)


卧式注塑机肘节式(闭模状态)


B、 肘节式(开模状态)


卧式注塑机肘节式(开模状态)


卧式注塑机肘节式(开模状态)


C、 肘节式的主要特点:


⑴ 模具开闭速度快,成型周期短;


⑵ 轻巧、简易、节能;


⑶ 锁模力很大;


⑷ 锁模力不容易掌握;


⑸ 更换模具时需调节模板间距。


5. 注射装置


系进行树脂的计量、预塑、注射的装置。


⑴ 料 斗


料斗系向料筒给料以前贮放树脂的容器,在料筒进料口附近装有闸板;使用需干燥的树脂时,多用附有热风干燥器的料斗。


⑵ 料 筒(料管)


如下图所示,料筒内装有螺杆,料筒的周围有加热器,熔胶装置进行树脂的预塑、计量和注射等动作。


卧式注塑机电动机驱动式螺杆射出装置


使用电动机的驱动方式与使用油压马达驱动方式的比较:


卧式注塑机


(3)注射螺杆




卧式注塑机


给料部分——在预热的同时,将树脂的粒料或粉末送向前端。


压缩部分——经过预热的树脂,在螺纹渐浅的压缩部分受到剪切作用,并由于外部加热而熔融。


计量部分——将熔融的树脂加以捏和,使之均匀。


注塑机的塑化特性是直接受到螺杆的直径和长度的影响;因此,螺杆直径与长度尺寸之比(长径比 L/D)必须适当。回复“注塑”,可查看更多相关文章


树脂从送料段(L1)进入压缩段(L2)时,因螺杆槽体积的变小而被压缩并发生脱气,在进入计量段(L3)前,树脂温度已达到熔融温度而成为熔融体;为了保证制品的质量,树脂应是充分脱气后再熔融,否则树脂如果在进入压缩段就完全熔融的话,其脱气效果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计量段(L3,也称混炼段),由于螺杆槽深h2更小,树脂将在螺杆旋转过程中受到较强剪切力的混炼,因而熔融变得更加完全。


下列三个有关螺杆的数值,将完全支配树脂脱气和熔融的程度。


A、螺杆的有效长度和直径比(长径比):L/D 22~25


B、螺杆的压缩比: h1/h2 1.3~1.5


C、螺杆的压缩部分相对长度比: L1/L40%~60%


这三个值越大,材料的熔融也就越完全;有结果表明,难加工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HDPE)也可在L/D为25, h1/h2为1.5, L1/L为60%的条件下进行注塑成型。


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注塑机的最大注射压力,螺杆在同一推力下,螺杆直径越大,其实际注射压力则越小;加大螺杆直径会使可用的最大注射压力降低(如下表所示)。


射胶螺杆应有足够的长度以保证塑料的塑化均匀,以及对热敏性塑料保持一个渐进的温度。L/D(长径比)较小的螺杆,当射胶行程过长时,螺杆有效长度相对减少,会影响塑料的塑化性。


Ø螺杆进料段螺槽的深度是不变的,而且其深度(h1)最大,压缩段螺槽的深度是逐渐减少的;当塑料进入压缩段时塑料被迫压缩,排出胶粒之间的空气,产生更大的剪切作用,并产生热量将料粒熔融;计量段螺杆槽的深度(h2)再次保持不变,熔体在该段进行最后的混合;进料段螺槽深度(h1)与计量段螺槽深度(h2)之比(h1/ h2)称为压缩比。


压缩比越大,塑料在料筒内塑化过程中产生的温度上升得越高,熔料混炼的均匀度较高,相对出料量则较少(如下图曲线所示)。


卧式注塑机


卧式注塑机


(4)螺杆头


(5) 喷嘴




喷嘴位于料筒前端,接触模具的浇口衬套,系树脂熔料射向模具时的通路。注塑机一般有以下四种喷嘴:


组合嘴的特点:


替代注塑机保压功能,当射胶完成后即可回料,特别对注塑时间较长之产品,可缩短注塑周期时间10%--20%;保证注塑成型时模腔内塑胶绝不回流,提高产品密度;减少塑胶产品缩水、扭曲变形。如:大平面、薄壁位、柱位、尺寸不稳定等;改良塑件表面光泽不良、夹水纹、水波纹等;


(6) 注射活塞缸


利用液压活塞、液压缸使螺杆前进,向螺杆提供注射压力、背压及注射速度。


(7)螺杆驱动装置


它是由向螺杆提供旋转力的液压马达、驱动轴及轴承构成。


(8) 回转座架


支承料筒、注射部件及驱动装置等,便于进行料筒的维修处理。


(9) 喷嘴(射台)进退装置


可使喷嘴与模具的浇口衬套接触或离开的装置,由液压缸驱动。


7.电气控制装置


控制料筒温度的加热器控制电路;


控制作为驱动源的液压泵用马达的动力控制电路;


控制机械运动的动作控制电路。


8.顶出装置


(1)机械式顶出装置


机械式顶出装置(如下图)所示,它是依靠开模后退的动作使顶杆推动模具顶出板和顶针前进而将成型品顶出;可通过调节顶杆行程螺栓来调整顶出行程的大小(顶针顶出的长度)。


(2)油压式顶出装置


油压式顶出装置(如下图所示),它是利用注塑机专供顶杆动作的小油压缸和柱塞推动顶出板动作的。


其优点如下:


顶出动作与开模行程无关,可任意设置顶出动作;


顶出板的动作速度可调整;


顶出板可高速反复动作数次(有利于自动化生产)或任意设置停留时间;


在闭模前可使顶出板回位,有利于嵌件成型的操作(目前,大多数注塑机都是使用油压式顶出装置)。


9. 冷凝器(热交换器)的结构图


10.冷却水位检查器


当管子内部堵塞时,精密的水位检查是不可能的,需要拆下管子进行清洗。


水位器的拆卸程序:


拆下盖1→抽出键3→并拉出隔片2→提起衬垫4→取出管子5→松开螺帽6→取出支承杆7→卸下止动块8。水压大时浮体在最上部,水压低时浮体下沉,观看浮体位置来判断水压高低。


11 .螺杆的拆卸流程图